Hybrid App 的本质,其实是在原生的 App 中,使用 WebView 作为容器直接承载 Web 页面。因此,最核心的点就是 Native 端 与 H5 端 之间的双向通讯层,其实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一套 跨语言通讯方案,来完成 Native(Java 、Objective-c 等等) 与 JavaScript 的通讯。这个方案就是我们所说的 JSBridge,而实现的关键便是作为容器的 WebView,一切的原理都是基于 WebView 的机制。
Web 与 原生 APP 的交互,本质上来说,就是两种调用:
由于 Native 可以算作 H5 的宿主,因此拥有更大的权限,上面也提到了 Native 可以通过 WebView API 直接执行 JS 代码。这样的权限也就让这个方向的通讯变得十分的便捷。只需要在 Web 中曝露一些方法在全局对象上,然后在原生 APP 中调用这些挂载在全局对象上的方法就能实现 APP 与 Web 的通讯。
Web
window.JSBridge = {double = val => val * 2,triple = val => val * 3,};
Android
⚠️ 注意: 当系统低于 4.4 时,evaluateJavascript
是无法使用的,因此单纯的使用 loadUrl
无法获取 JS 返回值,这时我们需要使用前面提到的 prompt
的方法进行兼容,让 H5 端 通过 prompt
进行数据的发送,客户端进行拦截并获取数据。
// Android loadUrl(4.4-)// 调用 JS 的 JSBridge.double 方法// 该方法的弊端是无法获取函数返回值webview.loadUrl('javascript:JSBridge.double(10)')// Android evaluateJavascript(4.4+)webview.evaluateJavascript('window.JSBridge.double(10)', new ValueCallback<String>() {@Overridepublic void onReceiveValue(String value) {// 此处为 JS 返回的结果 -> 20}});
二者区别:
loadUrl()
回刷新页面,evaluateJavascript()
则不会使页面刷新,所以 evaluateJavascript()
的效率更高loadUrl()
得不到 JS 的返回值,evaluateJavascript()
可以获取返回值evaluateJavascript()
在 Android 4.4 之后才可以使用iOS
NSString *func = @"window.JSBridge.double(10)";NSString *str = [webview stringByEvaluatingJavaScriptFromString:func]; // 20
基于上面的原理,我们已经明白 JSBridge 最基础的原理,并且能实现 Native <=> H5 的双向通讯机制了。
因为 Web 不能直接访问宿主 AOO,所以这种调用就相对复杂一点。
基于 WebView 的机制和开放的 API,实现这个功能有三种常见的方案:
window
上面挂载对象或者方法,使 JavaScript 可以直接调用,Android 与 iOS 分别拥有对应的挂载方式。prompt/console/alert
拦截,通常使用 prompt
,因为这个方法在前端中使用频率低,比较不会出现冲突;这种方式沟通机制简单,比较好理解,并且对于 Web 来说,没有新的东西,所以是比较推荐的一种方式。但这种方式可能存在安全隐患,详细查看 你不知道的 Android WebView 使用漏洞。
Android
// 对象映射webview.addJavascriptInterface(new Object() {@JavascriptInterfacepublic int double(value) {return value * 2;}@JavascriptInterfacepublic int triple(value) {return value * 3;}}, "jsBridge");
iOS
@interface JSBridge : NSObject{}- (int) double:(int)value;- (int) triple:(int)value;@end@implementation JSBridge- (int) double:(int)value {return value * 2;}- (int) triple:(int)value {return value * 3;}@endJSContext *context=[webview valueForKeyPath:@"documentView.webView.mainFrame.javaScriptContext"];JSBridge *jsBridge = [JSBridge new];context[@"jsBridge"] = jsBridge;
Web
window.jsBridge.double(10);// 20
在 WebView 中发出的网络请求,客户端都能进行监听和捕获。
这是 URL 的组成:
[scheme:][//authority][path][?query][#fragment]
我们拿 https://www.baidu.com/
来举例,scheme
通信协议自然就是 https
了。
就像给服务器资源分配一个 URL,以便我们去访问它一样,我们同样也可以给手机 APP 分配一个特殊格式的 URL,用来访问这个 APP 或者这个 APP 中的某个功能来实现通信。APP 得有一个标识,好让我们可以定位到它,它就是 URL 的 Scheme 部分。
常见 APP 的 URL Scheme:
APP | 微信 | 支付宝 | 淘宝 | 微博 | 知乎 | 短信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URL Scheme | weixin:// | alipay:// | taobao:// | sinaweibo:// | mqq:// | zhihu:// | sms:// |
scheme://
只是一种规则,可以根据业务进行制定,使其具有含义,例如我们定义 scheme://
为公司所有 APP 系通用,为通用工具协议location.href
发送,因为其自身机制有个问题,多次修改 location.href
值 Native 层只能收到最后一次请求,也就是同时并发多次请求会被合并成为一次,导致协议被忽略,而并发协议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功能。我们会使用创建 iframe
发送请求的方式。客户端可以通过 API 对 WebView 发出的请求进行拦截:
当解析到请求 URL 头为制定的协议时,便不发起对应的资源请求,而是解析参数,并进行相关功能或者方法的调用,完成协议功能的映射。
由于协议的本质其实是发送请求,这属于一个异步的过程,因此我们便需要处理对应的回调机制。这里我们采用的方式是 JS 的事件系统,这里我们会用到 window.addEventListener
和 window.dispatchEvent
这两个基础 API;
dispatch
API,直接携带 data
触发该协议的自定义事件。// 业务调用 APIBridge.getNetwork(data => {});// Bridge 层功能// 生成唯一标识 handler// 注册自定义事件// 拼接并发送协议const handler = 1;window.addEventListener(`getNetwork_${handler}`, callback, false);Bridge.send(`scheme://getNetwork?handler=${handler}`);// Native 层获取网络状态后通过 Bridge 再次传回// 将网络状态通过事件直接触发自定义事件并传递数据event.data = network;window.dispatchEvent(event);
通过事件的机制,会让开发方式更符合我们前端的习惯,例如当你需要监听客户端的通知时,同样只需要在通过 addEventListener
进行监听即可。
⚠️ 注意: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应该避免事件的多次重复绑定,因此当唯一标识重置时,需要 removeEventListener
对应的事件。
由于 WebView 对 URL 会有长度的限制,因此常规的通过 search
参数 进行传递的方式便具有一个问题,既 当需要传递的参数过长时,可能会导致被截断,例如传递 Base64 或者传递大量数据时。
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新的参数传递规则,我们使用的是函数调用的方式。这里的原理主要是基于:
Native 可以直接调用 JS 方法并直接获取函数的返回值。
我们只需要对每条协议标记一个唯一标识,并把参数存入参数池中,到时客户端再通过该唯一标识从参数池中获取对应的参数即可。
Web
window.bridge = {getDouble: value => {// 20},getTriple: value => {// more},};// 通过 iframe 实现对外请求,Native 层检测到 sdk:// 协议开头会拦截请求进行分析const url = 'sdk://double?value=10';const iframe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iframe');iframe.style.display = 'none';iframe.src = url;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iframe);setTimeout(function() {iframe.remove();}, 300);
Android
webview.setWebViewClient(new WebViewClient() {@Overridepublic boolean shouldOverrideUrlLoading(WebView view, String url) {// 判断如果 url 是 sdk:// 协议的就拦截掉// 然后从 url sdk://action?params 中取出 action 与paramsUri uri = Uri.parse(url);if ( uri.getScheme().equals("sdk")) {// 比如 action = double, params = value=10webview.evaluateJavascript('window.bridge.getDouble(20)');return true;}return super.shouldOverrideUrlLoading(view, url);}});
iOS
- (BOOL)webview:(UIWebView *)webview shouldStartLoadWithRequest:(NSURLRequest *)request navigationType:(UIWebViewNavigationType)navigationType {// 判断如果 url 是 sdk:// 打头的就拦截掉// 然后从 url sdk://action?params 中取出 action 与paramsNSString *urlStr = request.URL.absoluteString;if ([urlStr hasPrefix:@"sdk://"]) {// 比如 action = double, params = value=10NSString *func = @"window.bridge.getDouble(20)";[webview stringByEvaluatingJavaScriptFromString:func];return NO;}return YES;}
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:
sdk://action?params
window.bridge = { getDouble: value => {}, getTriple: value => {} }
location.href = 'sdk://double?value=10'
window.bridge.getDouble(responseValue)
接下来,我们来理下代码上需要的资源。实现这套方案,从上图可以看出,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:
通常的做法是,将这两部分一起封装成一个 Native SDK,由客户端统一引入。客户端在初始化一个 WebView 打开页面时,如果 页面地址
在白名单中,会直接在 HTML 的头部注入对应的 bridge.js
。这样的做法有以下的好处:
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协议的调用,一定是需要确保执行在 bridge.js
成功注入后。由于客户端的注入行为属于一个附加的异步行为,从 H5 方很难去捕捉准确的完成时机,因此这里需要通过客户端监听页面完成后,基于上面的事件回调机制通知 H5 端,页面中即可通过 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bridgeReady', e => {})
进行初始化。
将 H5 接入 App 中通常有两种方式:
在线 H5,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。我们只需要将 H5 代码部署到服务器上,只要把对应的 URL 地址 给到客户端,用 WebView 打开该 URL,即可嵌入。该方式的好处在于:
但相对的,这种方式也有对应的缺点:
通常,这种方式更适用在一些比较轻量级的页面上,例如一些帮助页、提示页、使用攻略等页面。这些页面的特点是功能性不强,不太需要复杂的功能协议,且不需要离线使用。在一些第三方页面接入上,也会使用这种方式,例如我们的页面调用微信 JS-SDK。
内置包 H5,这是一种本地化的嵌入方式,我们需要将代码进行打包后下发到客户端,并由客户端直接解压到本地储存中。通常我们运用在一些比较大和比较重要的模块上。其优点是:
但同时,它的劣势也十分明显:
这两种接入方式均有自己的优缺点,应该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选择。
参考资料: